从目前各地公布的整改方案来看,打好大气、水、土壤环境治理攻坚战仍为整改重中之重,多地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列明时间表。
各级党委、政府和省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组织制定各地、各相关部门具体整改工作方案,各责任单位制定的整改方案报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作为整改销号和日常监管的依据。2016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湖北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17年4月14日向湖北省反馈了督察意见。
对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提出的3个方面问题和1个方面意见建议,确定了4个方面18项84个整改任务,制定了《湖北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任务清单》,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领衔督办省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督导单位、整改时限,坚持把五严(整改目标从严,整改措施从严,责任传导从严,整改销号从严,督办问责从严)和五个决不放过(问题没有调查清楚决不放过,问题没有解决决不放过,违法行为查处不到位决不放过,问责不到位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决不放过)的要求贯彻督察整改的全过程,确保问题不遗不漏、任务清晰明确、措施有的放矢、结果高质高效。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成立了蒋超良书记、王晓东省长任双组长,6名省领导任副组长,省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各市(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研究制定了《湖北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三是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清洁生产,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力度,煤炭生产企业两年内全部关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强化源头管控,全面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流域开发利用规划环评。
以此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为契机,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齐湖北生态建设短板,推动美丽湖北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贡献。进一步强化问题整改责任追究,对措施不力、整改不到位、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或者拒不整改的单位或个人,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绝不姑息。叶志良指出,为了更好推动试验区的发展,花都区在坚持中央、省、市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下,不断加强对绿色金融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李升高说。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既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又是推动广东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把绿色金融业务骨干作为广东省重点引进和培育的高层次金融人才,给予专项扶持。对新引进的上市企业前两年按照其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的80%,后3年按照50%给予奖励;对花都区成功培育的上市企业,每年按照其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的50%给予奖励。
对于法人金融机构落户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励;对于金融市场交易平台最高给予500万元落户奖励。7月10日,花都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支持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发展的80条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1+4政策文件。
广东选择广州市并以花都区为核心建设试验区具有四大定位,即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这对广东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1+4政策文件提出的奖励力度之大,令人印象深刻。报告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引领性文件,对推动绿色金融主流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经认定的重大绿色企业落户最高给予1200万元奖励,根据绿色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最高按照30%的标准给予奖励。
2016年9月4日~5日中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G20议题。4是子文件,包括《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施细则》(绿金20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产业创新发展实施细则》(绿企20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企业上市发展实施细则》(上市10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共20条)。根据这些文件,花都区政府将设立绿色发展专项资金,从2017年起,连续5年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1是主文件,即《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花都绿10条。
《总体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国家级金融战略在广州市落地并在花都区试点,这是广州市首个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金融专项试验区,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成为推动广州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花都区的良好生态环境,也与绿色产业发展遥相呼应。
省市将给予哪些支持?在管理权限、财政、土地、人才、金融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政府将全力支持以广州市花都区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各项工作,在管理权限、财政、土地、人才、金融创新等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花都如何建设试验区?出台1+4配套政策体系花都区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很好的机遇,更是一份绿色发展使命和责任担当,坚持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实。
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大力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例如大力支持试验区引进法人金融机构,鼓励在试验区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分行等。省财政也将加大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试验区开展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根据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最高前3年按照100%、后两年按照70%标准给予奖励。陈云贤指出,未来广东省将成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具备形成绿色产业集聚的条件。对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每家企业每年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补贴。
在G20杭州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发展绿色金融达成重要共识,并对《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表示欢迎。花都区政府区长叶志良提到,花都制造业发达,是广州三大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基地之一,皮具皮革、电子音响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临空产业以及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正着力打造成为广州经济新增长极,有利于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支撑。
2017年7月7日~8日在G20汉堡峰会上,研究小组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和改善环境数据可获得性的倡议写入《G20汉堡行动计划》。以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方式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对经花都区绿色发展领导小组认定的核心技术强、产业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企业和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
陈云贤表示,广东省将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各项部署,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以广州花都区为核心,全力支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表示。
重奖绿色人才,从税收、购房、人才服务、入户、子女入学、健康体检等方面对重点绿色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每人每年最高奖励300万元,每人最高给予住房补贴300万元。成立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打造绿色金融高端智库,为试验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合力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多知道点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研究提出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通过央行再贷款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发展绿色债券等创新性融资工具和激励约束机制,以更好地满足绿色产业发展多元化投融资需求,也向外界展现了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对成功在境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的绿色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经花都区绿色发展领导小组认可的成功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给予800万元奖励。
试验区为何落户花都?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花都区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致力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子。2017年6月12日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签署《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
德国正式发布了《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几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快、成效大、百姓获得感强,一个又一个积极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发生,绿水青山越来越从梦想照进现实。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近些年来,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一项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刻不容缓的工作。而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形成了全面铺开、点上突破、上下互动、统筹推进的良好局面,但我国总体上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必须继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绿色发展保持经济增速,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也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坚实基础。再加上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等等,都明确表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经在神州大地不断深入推进,绿色画卷在五湖四海正徐徐展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央环保督察组相继进驻23个省区市,问责人数超过万人;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理念,积极推行光盘行动、减塑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循环等活动,大众环境保护意识不断高涨。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2015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